新華網廣州電(記者馬談宣)廣東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生態環境優美,曾孕育出中國近代史上的康有為、詹天佑、等名人。如今,依托生態旅游優勢,“美麗鄉村”建設的畫卷正在這里鋪開。
走進西樵鎮松塘村,一幅嶺南水鄉的畫卷映入眼簾。七塘連成水帶,三山抱村,房屋隨意排列。面向池塘的文廟、區祠堂等古建筑已經重建,全新的游客中心也準備開業迎客。
“現在村民對家鄉的認同感大大增強,會自發維護村子的衛生,自覺保護村容村貌?!彼商链宕彘L新建說,“環境變好了,人自然就舒服了,關系也就更和諧了。"
在中國,全國對鄉村旅游的需求正在激增。國家旅游局預計,每年參與各類鄉村旅游的人數將達到20億。借著這股東風,中國正在興起“美麗鄉村”建設的新高潮。
西樵鎮松塘村只是這一浪潮的一個縮影。在粵北,韶關、清遠正在規劃建立廣東高地公園,整合當地生態文化資源,打造以休閑、健康康復、體驗田園生活為目標的綜合項目。在增城、梅州,鄉村旅游、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廣東省旅游局表示,今年將實施“美麗鄉村”旅游工程,打造廣東40個旅游名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熱潮將給中國農村帶來深刻變化:將扭轉城鎮化進程中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盲目破壞,促進農村生產發展和產業化經營,為農民增收提供全新途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區在建設“美麗鄉村”方面都如此成功。農工民主黨廣東省委員會在一份提案中指出,美麗鄉村存在整體規劃不夠、特色不夠、旅游與文化發展脫節等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松塘村的建設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模式。就在幾年前,臟、亂、差還是當地居民對這個古村落的印象。44歲的村民李雄說:“村里的房子破舊不堪,垃圾隨處可見,打架也時有發生。哪里那么美和諧?”
這一切在幾年前都改變了。當時,松塘村所屬的西樵鎮把轄區內的西樵山確立為國家5A景區的目標,提出了“山上建5A景區,山下建5A村民居”的理念。從此,作為西樵山的延伸,松塘村的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西樵鎮鎮委書記梁認為,松堂村的開發模式特點是與5A景區西樵山聯動開發,使其成為景區的重要配套載體,同時挖掘其作為“翰林文化村”的歷史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村民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
“我們最大的成就是認識到環境是終極財富。村民們在改善環境、挖掘文化的過程中,實現了一種文化自覺,即自覺保護和享受這種文化。我認為這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部分?!彼f。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產業研究所所長莊偉光認為,過去人們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破壞了生態和鄉村環境。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和人們回歸自然意識的提高,美麗鄉村建設將被提上越來越重要的日程,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文旅結合”。
“如果我們能夠將鄉村生態旅游與鄉村民俗文化結合起來,它產生的能量將是巨大的?!睆V東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產業研究所所長莊偉光表示,“兩者將相互融合,為農村提供強大的發展潛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