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沈陽訊(記者王文玉)近日,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2016年衛生紙、衛生紙、濕巾等三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13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沈陽恒博源紙業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
據悉,衛生紙的監督抽查依據GB15979-2002《一次性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T20808-2011《衛生紙》等國家標準及相關要求,對產品的菌落總數、致病性化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菌群、真菌菌落、遷移性熒光增白劑進行了測定。
共抽查了19家紙巾生產企業生產的20批次產品。其中,14家企業生產的15批次產品合格,5家企業生產的5批次產品不合格,合格率為75%。抽查發現的質量問題是縱向濕抗拉強度項目不合格。
縱向濕抗張強度是衡量生活用紙濕強度的一個指標。消費者使用濕抗張強度低的紙巾擦拭時,遇到液體容易破碎或碎裂,影響使用。項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購買很少或不添加濕強劑的原紙作為生產生活用紙的原料。
衛生紙產品不合格涉及的5家企業分別是:沈陽恒博源紙業有限公司、沈陽展春工貿有限公司、錦州泰和東東餐巾紙加工部、遼寧和合衛生用品有限公司、鐵嶺市銀州龍首紙品廠。
根據GB/T20810-2006《衛生紙(含衛生紙)》等國家標準及相關要求,對產品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側向吸液高度、柔軟度、抗張指數、塵埃度等項目進行了檢測。
共抽查了32家衛生紙生產企業生產的40批次產品。其中,25家企業生產的33批次產品合格,7家企業生產的7批次產品不合格,合格率為82.5%。抽查發現的質量問題是柔軟度項目不合格,會影響衛生紙的舒適性。項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業對原紙質量把關不嚴;第二,企業的起皺工藝不合理。
衛生紙產品不合格涉及的7家企業分別是:沈陽市鐵西區祥源紙品廠、海城市向塘區鑫鴻發紙品廠、遼寧銀河紙業制造有限公司、鐵嶺市華陽紙業有限公司、鐵嶺市清河區匯鑫紙業、鐵嶺市清河區瑞祥紙品加工廠、遼寧廣源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根據GB/T15979-2002《一次性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T27728-2011《濕巾》等國家標準及相關要求,對產品的菌落總數、致病性化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菌群、真菌菌落總數、液體含量、側向抗敗血菌進行了測定。
共抽查了12家濕巾生產企業生產的25批次產品。其中,11家企業生產的24批次產品合格,1批次不合格,即沈陽何潤輕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嬰兒保濕濕巾,合格率為96%。。抽查發現的質量問題是包裝密封項目不合格,容易導致產品脫水緩慢,影響使用。同時,外界微生物容易進入,污染濕巾。主要原因有:一是產品包裝時,熱封的溫度、壓力、速度、有效面積等工藝參數控制不當;二是塑封韌性差,導致包裝密封效果不理想。
遼寧省質監局表示,抽樣后的處理將由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所在地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