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郴州手機報編輯HW164(大寫)發送至106580009。電信用戶發cz到106596007351。
郴州新聞網6月6日訊(記者何一航)6月5日,省委常委、長株潭“兩型”試驗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要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好山好水好風光。市委書記易鵬飛,市委副書記、市長曲海出席活動。
張先后到臨武縣、嘉禾縣考察,就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兩型”社會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情況進行調研。
目前,臨武順華鴨業擁有200多種產品,年產值超過10億元。張走進生產車間,察看流水線標準化作業和食品安全情況,了解企業當前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張告訴企業負責人,要以打造“百年老店”為理念,把食品安全作為企業的生命線。
在臨武的田童玉器城,各種田童玉器琳瑯滿目。張向玉器城的負責人詳細詢問了目前的市場銷售情況。張說,寶玉石產業發展大有可為。應邀請業內專家參與產品開發,不斷提高產品的設計技術、知名度和美譽度,爭取早日進入國內一線寶玉石產品行列。
在嘉禾普滿農業觀光園,青山綠水和生態農莊組成的田園風光吸引著游客。張指出,要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發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并重的生態觀光農業。
調研期間,張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需要統籌考慮、系統推進。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抓住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政策機遇,培育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內農業產業知名品牌,通過智能化生產、網絡化銷售不斷提高企業效益;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和高效化提升產業效益;要引導資金下鄉,鼓勵發展莊園經濟和農業觀光旅游, 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要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提升傳統產業生態效益,引導傳統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要進一步加快發展綠色產業、生態休閑旅游等產業,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張強調,要把新農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在新農村建設中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打造生態新村、幸福家園;要堅持科學投入、精準投入,通過有效的基礎設施升級,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市領導張愛國出席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