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歸檔保存的設備資料應進行系統分類編號,并建立臺帳分類存放。做到賬目一致,管理科學,便于查閱。
2.圖紙的修改、出售、出借和銷毀必須經設備動力部領導批準。檔案員應每年檢查和清點一次庫存檔案。
3.檔案員應保守圖紙、文件和進口關鍵設備的機密,未經設備動力部領導批準,不得查閱或復制。
4、文件技術資料需要修改時,必須經設備動力部領導批準,且不允許刪除原尺寸標記,只允許修改到一邊,并在記錄上簽字。
5.檔案室應保持整潔安靜,嚴禁煙火。做好防鼠、防塵、防火、防蛀、防盜、防潮、防丟失工作。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倉庫。
6.所有借閱設備手冊等技術資料必須辦理借閱手續,出示上崗證,并填寫車間、工號、資料名稱、借閱時間、借閱周期、經手人;借閱說明,一般不超過兩份,特殊情況需經主管領導批準。
7、技術資料不準外借或轉借,一次借閱時間不得超過半個月。
8.外地出差人員憑本單位證明可在檔案室借閱,普通資料需經主管領導批準方可外借。
9.所有存檔的《藍兔地圖集》不得在說明書中隨意拆卸。如需拆卸復制,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
10.新設備開箱驗收時,必須將說明書等技術文件交檔案室登記入庫。否則,數據的損壞和丟失由收件人負責。
11.借款人應妥善保管資料,不得涂改、污損、損壞或丟失。否則,將根據損壞和損失的程度進行賠償和處罰,每本書逾期不還的罰款不低于50元。
12.借閱者調動工作時,必須將借閱的資料全部還清,經檔案簽字后,人事部門方可辦理調動手續。
13、設備文件的內容和要求
1電力設備卡的要求
1.1設備名稱、規格和型號。
1.2設備的日期和序列號。
1.3設備的日期、使用壽命和單位。
1.4設備原值
1.5制造商
2.電機和減速器的設備卡
2.1設備的名稱、規格和型號。
2.2技術參數:電壓、功率、速比、生產廠家。
2.3技術條件:溫度、壓力和介質。
設備技術性能清單。
3.1設備名稱、詳細規格、性能、流量、揚程、溫度、壓力、轉數、電流等運行參數符合技術要求。
3.2設備數量、單位重量和總重量。
3.3設備材料。
3.4設備的制造日期、調試日期和使用壽命。
3.5制造商
3.6設備原值
3.7匹配電機、減速器、規格和型號。
3.8設備備件的采購數據(技術數據、來源、數量和存放地點)
3.8設備安裝位置、工號和標記號。
4設備技術文件
4.1設備概述。
4.2設備完好情況表。
4.3設備草圖、基礎圖和吊裝圖。
4.4設備缺陷和隱患記錄
4.5潤滑文件。
4.6設備維護記錄。
4.7設備易損件的備件信息。
4.8事故記錄。
4.9設備改造記錄。
4.10設備運行記錄。
5設備檔案的建立。
5.1設備部應建立A類設備檔案。
5.2分廠應建立A、B類設備檔案。
5.3車間應建立所有設備檔案。
6設備運行記錄內容
6.1設備名稱和型號。
6.2起止時間。
6.3運行小時,累計運行小時。
6.4啟動和關閉的原因。
7設備日常維護資料的整理
7.1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和停機,并做好交接記錄。
7.2必須嚴格執行檢查制度,認真填寫操作記錄。
7.3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7.4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泄漏,封存防泄漏管理和檢查記錄。
7.5備用設備應始終處于良好狀態,關閉并密封,閑置設備應檢查并保持狀態記錄。
7.6按照國家和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做好鍋爐壓力容器、起重設備、防雷系統、電氣設施的維護、檢查和預防性試驗資料。
7.7所有在用和備用的生產和輔助生產設備應定期檢查。發現缺陷、隱患和不安全因素,應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應納入設備維護計劃的資料整理記錄中。
8設備更新、改造(報廢)資料的整理
8.1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精度降低,厚度減小,強度降低,甚至幾何形狀改變或損壞。如果設備不能滿足技術要求,就必須更新方法、技術數據、工藝和檢驗記錄。
8.2填寫設備報廢清單、草圖、原因一式五份,動力設備部審核,主管領導審批全過程,主管領導簽字。
9設備維修按設備維修管理標準數據執行。
9.1機械分類維護標準
9.2維修過程中安全因素和危險源的識別
9.3維護期間環境因素和廢物的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