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銀川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統領,緊盯“一高三化”目標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勇擔使命,篤定實干,經濟運行穩步恢復、穩中加固、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十四五”開局良好。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
銀川市科學編制《銀川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率先在全國立法設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排污權、用水權、土地權、山林權、碳排放權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完成首單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首筆大宗碳配額交易、首次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拍賣入市,用水權交易533萬立方米、葡萄酒產業用地確權登記3652畝、完成碳配額交易170萬噸,形成了一批創新性、示范性成果。
銀川市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產業集聚發展,中環、藍思等新材料領域國際知名企業落戶銀川,鑫晶盛3500噸工業藍寶石、隆基光伏15GW單晶硅棒和切片等45個項目建成投產,中環50GW太陽能級單晶硅等134個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寶豐儲能電池全產業鏈等29個項目簽約落地。蒙牛4500噸高端液態奶項目加快建設,新增奶牛5萬頭。獲批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試區,新增釀酒葡萄面積1.6萬畝?!叭隆碑a業占全市制造業產值比重達44%以上。獲評首批“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高效單晶電池及組件制備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新增百億級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小巨人”企業32家。
銀川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涉企執法檢查登記備案等“五項制度”,46項優化營商環境做法被推廣全國,新增市場主體5.1萬戶。蟬聯“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曉鳴股份成功上市,凱添燃氣登陸北交所?;鶎诱蠈徟請谭α?、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成功舉辦(承辦)2021“中國旅游文化周”活動、第五屆中阿博覽會、跨境電商高峰論壇、智慧城市峰會?!?3+1”陸海新通道專列首發,中歐班列、卡車班列常態化運行,寧夏首單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離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85%。
銀川市積極回應市民關切,著力解決“馬路拉鏈”、交通擁堵、停車難停車貴、城市內澇等問題。新改擴建市政道路28條、慢行綠道65公里,優化交通組織192處。市區平均擁堵指數由1.65下降至1.38,“暢行銀川”品牌叫響全區。新增停車泊位1.5萬個,推行30分鐘免費停車、商業場所包月停車等舉措,上班族停車費減少50%。整治城市積水點17處,城市海綿化面積達到24.6%。堅持“市有典型、縣有標桿、鄉有示范、村有亮點”,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高標準小城鎮3個、美麗宜居村莊13個、“美麗庭院”1.37萬戶。入選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銀川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統籌資金233億元投向民生領域。扎實推進“四大提升行動”,71項“我為群眾辦實事”完成62項,年度1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生態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新增城鎮就業6.3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7所,新增學位3.6萬個,有效緩解“入園難”“上學難”,義務教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市中醫院新項目竣工,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新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個。低收入家庭納入專項救助,城鄉低?;菁?.48萬人。改造老舊小區75個151萬平方米、棚戶區7.9萬平方米。社區養老、托幼、助殘、健身等設施逐步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殘疾人工作受到國務院表彰。榮獲2021中國“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入選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試點城市。
銀川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宣傳活動,宗教和順、社會和諧、民族和睦良好局面持續鞏固。文明城市建設邁入常態化、規范化,國家衛生城市通過復驗。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全力化解政府債務,市本級債務退出紅色風險等級。完成國企專項審計,三沙源等16個項目遺留問題穩妥推進解決,彩虹灣、唐徠小區不動產辦證等信訪積案成功化解。落實房地產過快增長調控主體責任,房地產市場保持健康平穩發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把┝凉こ獭绷Ⅲw安防城區全覆蓋。榮獲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寧夏記者站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