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即工業電子商務,只是工業互聯網的初級階段。大多數人認為B2B就是工業互聯網,這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誤區。其實更準確的工業互聯網化是SC2SC,即供應鏈對供應鏈。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推動的相關產業的重新整合,從而形成多個產業間具有某種相似屬性和協同效應的活動集合。
工業互聯網是從零售營銷延伸到生產的服務網絡平臺。企業價值鏈的R&D、設計、采購、生產、分銷、零售、營銷都要放到網絡化平臺上,實現供需匹配、資源共享、接力合作,最大限度打破信息不對稱,提高效率,滿足用戶體驗。這意味著原有的線性產業價值鏈將逐漸演變為網狀的產業生態系統,演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實時互聯高效的產業生態網絡。
為什么B2B只是工業互聯網化的過度形式?
因為B2B只解決供給側問題,解決不了結構問題。原因是B2B只做企業前端信息化的協同連接,解決了供貨渠道問題和目前的一些庫存問題。如果要做結構性改革,就要把重點放在后端制造的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上,就要把整個產業鏈數字化。否則供給側改革只能在存量上做文章,做清理攤子的工作。
工業互聯網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信息工業化的融合。解讀是商業的本質,精準快速滿足需求,快速實現價值流動。請注意結構這個詞。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供給端,所以B2B被誤解為工業互聯網。結構性改革的原因是B2B多基于現有的市場業態、商業模式架構和新技術價值釋放模式,舊瓶新酒。
一切事物的發展都類似于當時環境中其他事物的發展,這就是結構性改革的含義。云端智能轉移物的技術發展,必然會在行業內爆發出相應的商業價值。如何沿著技術的發展趨勢創造新的市場和新的需求,是產業互聯網應該做的事情,企業如何在產業互聯網的大趨勢下,通過結構性改革找到自己合適的利基。
B2B的3.0形式是一種中心平臺賦能模式。未來的分散式組織管理和分布式合作模式是有差距的。企業通過增強被賦能能力,直接提升中心平臺對企業生態系統進行賦能的競爭優勢,從而更好地服務自己的用戶。借助中心平臺形成生態圈。
B2B(工業互聯網)的4.0時代是真正的工業數字化時代。是全產業鏈在線數字化的生態圈形態。這個時候主體是分布式的,B2B只是這些按需搭建的小眾和生態圈的節點服務商。因為每個企業都能在生態圈中找到自己的利基,同時形成自己的生態圈;此時的企業既是一個生態位,又是一個生態圈,各主體與各要素之間存在雙向選擇關系,可以創造性地選擇價值要素和配置方式;價值之所以能夠被分配,是因為參與主體和要素是可選的,參與形式也是可選的,從而形成了一個產業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