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2月8日訊(通訊員陳洪生記者萬凌云)“我在網上買了兩瓶韓國進口的洗發水和護發素,背面沒有中文標簽。我分不清哪瓶是洗發水,哪瓶是護發素?”近日,消費者潘女士反映,春節前在網上購買了某品牌洗發水和護發產品。開箱時,她發現產品的瓶子上沒有中文標簽??粗鴿M瓶的韓文說明書,潘女士有點不知所措。
潘女士隨后聯系該店客服,將沒有中文說明的產品照片發給對方,并詢問為何沒有中文標簽??头貜驼f中文標簽是店倉工作人員貼的。如果消費者收到的商品沒有中文標簽,可能是在郵寄過程中掉落,或者是工作人員忘記郵寄。而洗發水、護發素之類的產品,即使沒有中文標簽,也不會特別影響使用。
2月8日,記者從鎮江市消協獲悉,像潘女士這樣網購遇到的情況并非個例。春節期間,孫先生在網上購買了6瓶法國紅酒,酒瓶上的標簽只有法文。孫先生在網上查到,國家法律規定進口食品必須有中文標簽。于是,孫先生聯系網店客服,要求退款。網店客服以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
進口商品一定要貼中文標簽嗎?沒有中文標簽的商品是假貨嗎?
鎮江市消協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商品應當有中文標明的商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使用不當容易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裸裝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特點難以加貼標簽的裸裝產品,可以不加貼產品標簽。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也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如果依法應該有說明書,也應該有中文說明書。標簽和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和中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和國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和說明書,或者標簽和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進口商品必須有中文標簽,消費者在選購時不要迷信所謂的‘進口原裝’?!辨偨邢麉f提醒消費者,在網上購買進口商品時,應仔細甄別商家資質,盡量不要盲目選擇微信商家、代購等不可追溯的渠道;在售前咨詢中,要詢問商家商品是否有中文標簽和說明書,必要時向其索要檢驗檢疫證明;同時也要保留好付款記錄、聊天記錄、快遞單號等信息。,以便在發生糾紛時更好地保護權利。
此外,鎮江市消協還提醒消費者,其實進口商品不僅要注意網購,也要在實體店購買進口商品。目前部分進口零食店銷售進口食品,部分沒有中文標識,消費者應謹慎購買。
校對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