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圖雅
近日,亞馬遜發布2022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實現總營收1271.01億美元,同比增長15%,但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1276.4億美元;歸母凈利潤28.72億美元。在連續兩個季度虧損后,終于實現盈利,但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
從子業務來看,亞馬遜第三季度產品銷售額為593.4億美元,同比增長8.1%;服務銷售額達677.6億美元,同比增長21.1%,超越其核心電商業務——來自電商的收入達534.9億美元,同比增長7%。(服務銷售包括向第三方賣家收取的傭金和費用、與其云計算平臺亞馬遜網絡服務相關的銷售、數字內容訂閱、廣告費等。)
不過,為了提振電商平臺的銷售,亞馬遜今年除了推廣PrimeDay之外,還在10月11-12日舉辦了“PrimeEarly Access Day”。
亞馬遜預計第四季度凈銷售額在1400億至1480億美元之間,低于市場預測的1555.2億美元。
早在去年,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就開始了一輪“封號潮”。據深圳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統計,目前有超過5萬名中國賣家因違規被關閉店鋪或扣款,預計損失可能超過1000億元,這給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帶來了機會,但賣家仍嚴重依賴亞馬遜。
亞馬遜數據顯示,2021年,亞馬遜面向企業和機構用戶的企業采購實現了250億美元的年度全球銷售額,其中超過50%來自第三方賣家,包括大量中國賣家。自2017年以來,加入亞馬遜企業的中國賣家數量增長了近40倍。
上周,亞馬遜全球商店與財新智庫聯合發布的《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發展白皮書》顯示,在需求端,全球電商持續增長,在全球零售中的份額穩步提升。據預測,2022年全球零售的增長約為4.7%,而全球零售電商的增速預計為9.7%,是全球零售增速的兩倍以上。電子商務占全球零售額的近20%,預計2026年將達到24%。
相比零售電商,全球跨境電商表現更強。2022年全球電商中跨境電商銷售額將達到1.5萬億美元,占零售電商的26%,預計2026年將達到35.6%。千禧一代和Z世代人群成為全球網購的新主力,對消費的影響日益凸顯。
目前千禧一代已經占到美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Z世代有消費能力的人群(16-25歲)已經超過4300萬。他們個性化、時尚化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網購得到快速響應和滿足,這為中國新興品牌走出國門帶來了機遇。
在供給側,中國境外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聚合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人才驅動等全方位資源,借助中國制造業基礎和供應鏈的強大優勢,共同推動出口跨境電商持續快速發展。對于中國企業出海而言,海外零售電商市場持續增長,包括歐美等電商發展相對發達的地區,以及中東、拉美、東南亞等電商發展迅速的地區。這些地區也是亞馬遜近年來在中國向賣家開放的新站點,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在跨境業務模式中,ToB市場增長迅速,數字業務收購趨勢正在上升。更多的海外企業通過跨境電商直接觸達機構業務用戶。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7萬億美元左右,2020年至2027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7.5%。到2025年,全球近80%的B2B交易有望轉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