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海信在北京發布了電腦手術系統和手術智能顯示系統兩款醫療科技產品,標志著這家原本以家電業務為主的公司開始向醫療領域進軍。
據海信相關技術人員介紹,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簡稱“海信CAS”)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肝癌病灶與器官管道系統的關系,準確計算器官和病灶的體積,從而確定最佳的手術切除路線。目前,該系統已在國內20多家知名三甲醫院使用。
海信手術智能顯示系統(Hisense SID)是一款具有智能識別功能的術中手勢控制三維顯示系統,可以識別醫生手臂的動作,無需醫生助手幫助操作系統,確保操作環境無菌無污染。
海信醫療設備技術負責人高川博士表示,醫療電子行業每年有近3000億美元的市場,其中美國、歐洲和日本約占全球醫療電子產值的85%。
海信進軍醫療電子,確實是想在智能交通、光通信等方面復制自己的B2B商業模式。來自海信的數據顯示,自1998年進入市場以來,海信智能交通核心產品已占據國內市場29%的份額,BRT智能系統市場份額超過70%。光通信公司成立于2003年,現在海信在接入網的光電業務增長了18%,產品增長了75%以上& hellip& hellip今年1-10月,這些B2B業務的利潤增長普遍達到20%以上,成為這家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
據海信高層人士透露,海信的B2B業務仍在100億左右,占集團規模的10%。5年后有望突破200億,10年后有望與B2C業務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