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夏海
市場上隨處可見一杯奶茶或咖啡,背后的供應鏈業務孵化了很多上市或準上市公司。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恒信人壽、德信食品、嘉禾食品、三元生物、新聚豐等多家服務新消費品牌的供應商企業都在尋求登陸資本市場。
上述企業多為細分賽道的頭部企業,分散在原料、包裝、吸管等領域,在規模、市場份額、技術等方面有諸多優勢。聚光燈下的新消費品牌的內卷化程度越高,其背后的供應商的業務就越受歡迎。
麥星投資董事總經理鄭重告訴記者,前端品牌的流行帶動了很多供應鏈企業。時間拖長了,能繼續賺錢的是供應鏈企業。此外,這類企業的資產導向模式久而久之也成為一種競爭力。
同時,隱憂依然存在。如何掌控自己業務的主動權,保持業績的增長和穩定,都是這類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幕后走到前臺
國內咖啡品牌瑞幸今年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星巴克。但對于總部在合肥的恒信人壽來說,兩個品牌無論如何都是爭奪的,都是站在“漁翁之利”的一方。
這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紙塑餐具的企業。2021年售出21億杯,收入超過7億元。Luckin coffee是其最大客戶,2021年銷售額達8319萬元,占總營收的11.57%。星巴克也是恒信人壽的主要客戶之一。
隨著新消費飲品的興起,作為背后的紙杯供應商,恒信人壽的營收在不斷攀升。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44億元、4.24億元和7.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026.56萬元、2487.66萬元和8123.61萬元。
直到公司近日披露招股書,外界才得以了解新茶旗下頭部供應鏈企業攫取的市場紅利。
記者注意到,在新消費領域,類似案例比比皆是。
隨著減糖和代糖市場的覺醒,代糖供應商三元生物營收快速增長。公司2019年和2020年收入增速維持在64%左右。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7.87億元,凈利潤2.43億元,均超過2020年全年。
此外,知名茶葉品牌的原果汁主要供應商,如天業股份、德信食品、復合調味料鮑莉食品等。,近年來實現了快速增長,并正在影響資本市場。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分析師沈夢告訴記者,大多數尋求上市的供應鏈企業都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一定的話語權。
數據顯示,三元生物主營業務赤蘚糖醇的產業集中度較高,CR3達到74%。2019年,三元生物赤蘚糖醇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54.9%,占全球總產量的32.94%,是全球赤蘚糖醇行業產量最大的企業。
多家茶葉品牌植脂末的頭部供應商嘉禾食品,2018年國內市場銷售規模14.33%,出口市場26.85%,均位于行業前列。無菌包裝產品供應商鑫聚豐2018-2020年在液態奶無菌包裝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9%、9.2%和9.6%。
更重要的是,上述供應商的大客戶都是賽道的頭部企業,更有利于業績的穩定和持續。其中,嘉禾食品的前五大客戶分別是米雪冰城、顧銘奶茶、Coco、上海阿姨和怡和堂。飲料糖漿和風味糖漿供應商德信食品的前五大客戶包括瑞幸、星巴克和米雪冰城。
曾經經營過一個網絡名人奶茶品牌的顧鐵峰告訴記者,供應鏈的效率和規模優勢會在上游環節貨源充足的情況下體現出來。。
赤蘚糖醇頭部供應商三元生物對此深有感觸。該公司在幾天前的投資者調查中提到“很難做出產品,在成本上有競爭優勢。沒有一段時間的試產和市場檢驗,很難得到客戶的認可?!?/p>
供應商的喜怒哀樂
其實大生意背后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供應鏈環節。
鐘瑞于2010年上市,主要從事防偽瓶蓋的生產。作為白酒供應鏈的一環,是多家大型釀造企業的指定供應商,被稱為“第一瓶蓋”。最早為紅牛提供坦克的奧利金,2021年收入超過138億元,客戶逐漸擴大到六個核桃、董鵬特飲、盒馬鮮生、九芝堂。
多位業內人士提到,新消費品牌供應鏈近期在資本市場的集體沖刺,在于其賽道的快速成長,而頭部供應鏈企業在技術和規模上優勢明顯。
河南新鄉一家奶茶品牌的創始人告訴記者,除了頭部的奶茶品牌,大部分品牌的生存都很一般。但是,市場上掉了一批,又出了一批新的。品牌在波動,但背后供應的產品相對穩定。
三元生物所在的無糖代糖領域正在經歷快速發展。2014-2019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復合增長率為42.84%。更重要的是,2021年無糖飲料的市場份額僅為4.07%。因此,未來替代含糖飲料的空間廣闊。
咨詢數據顯示,未來五年中低端、中端、高端奶茶預計復合增長率都在20%以上。
也就是說,一方面市場蛋糕越做越大,另一方面又要吃掉更多的市場蛋糕。這是決定供應鏈企業未來成長的核心因素。
但是對于一些供應商企業來說,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更重要的是,許多新的消費品牌正在建立自己的供應鏈,包括蜜雪冰城、喜茶和乃雪茶。這可能會對原有的供應鏈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顧鐵峰告訴記者,大部分供應鏈企業并沒有太大的話語權,行業基本處于找品牌的狀態。供應鏈企業只有建立自己的核心壁壘,才能變得更加主動。
在沈夢看來,能否影響供應鏈企業的成長和估值,取決于其是否對核心產品和業務擁有更多定價權?!捌髽I市場占有率高,可以有話語權,但不一定有定價權。這種定價能力表現為差異化優勢,基于R&D和創新?!?/p>
用多條腿走路
朱認為,在B端和C端同時發力,是企業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綜合實力的有效途徑。很多供應鏈企業都應該在這方面布局。
從事現成飲料配料的研發,客戶包括麥當勞、星巴克等德信食品,打造了德信甄嬛、珍果鮮等多個系列產品;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華西生物,先后推出了潤百顏、Quadi、Mibel、BM肌活、潤熙和等品牌。復合調味料供應商鮑莉食品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如鮑莉克孜、阿芬廚房和空美味面。
吳志偉投資的富貝寵物也走這條發展道路。一開始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給其他大品牌代工,后來逐漸發展成自己的品牌。目前自有品牌收入已經超過40%。
吳志偉還提到,要綜合考慮供應鏈企業所屬行業的特點和發展階段。如果軌道業務主要是ToB,下游競爭激烈,貿然推出品牌是不明智的。
其實供應商和品牌的需求是相互的。較大的品牌追求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效率,供應商則希望大客戶能保持穩定。為了實現雙贏,很多供應商和品牌都有交叉持股,通常更多的是從下游到上游。
天業股份為很多新茶品牌提供原料。2021年底,奈雪的茶和上海阿姨分別參股公司。此外,液態奶無菌包裝巨頭新巨豐也獲得了伊利的投資。后者是新聚豐的最大客戶。
“這種整合對雙方做大做強都有好處,尤其是對打算上市的供應鏈企業。這意味著他們與賽道頭部品牌有更多的增長和更強的合作和穩定性。這將對其估值產生積極影響?!敝鞂φf:
吳志偉提醒,這種投資應該更多從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角度出發,比如大型乳企控股或參股原奶企業。如果只是想通過這個動作增加上下游合作的穩定性,這種投資還是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