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電子商務和線下實體流通各自優勢,共同構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的現代市場流通體系,成為“十三五”時期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命題。通過各項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我國流通業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改善,流通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流通服務消費、引導生產的橋梁作用將進一步體現。
2015年,我國網絡零售額達到3.88萬億元,其中新增消費1.5萬億元,拉動消費作用明顯。特別是在傳統流通相對落后的農村和中西部地區,電子商務彌補短板的效應得到充分發揮,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網絡消費增速高于發達地區。同時,電子商務還帶動了2000多萬人的直接或間接就業。O2O電商、農村電商、跨境電商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和重點領域。電子商務在增強中國經濟發展活力、創造經濟發展新動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尤其是對傳統的流通行業。近年來,線下實體店客流明顯下降,城市房屋租金、人工等成本快速上升。大量實體店經營困難,部分實體店倒閉,行業增速放緩。如何發揮電子商務和線下實體流通各自優勢,共同構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需求的現代市場流通體系,成為“十三五”時期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命題。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實施“互聯網加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圍繞“互聯網加流通”發展目標,提出七項重點任務和五項保障措施,力爭在我國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上取得重點突破,進一步深化互聯網在流通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發展體驗消費、智慧消費、綠色消費, 鼓勵共享經濟和協同經濟,鼓勵流通領域創新創業發展,進一步加大現代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相信通過各項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我國流通業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改善,流通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流通在服務消費、引導生產中的橋梁作用將進一步體現,也將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