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刨花板的原料包括木材或木質纖維材料、粘合劑和添加劑,前者占板材干重的90%以上。木材原料多取自森林采伐、小徑材(通常直徑小于8厘米)、伐木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加工成片狀、條狀、針狀、顆粒狀木屑、刨花、木屑、鋸末等。,稱為報廢。濕的和半干的纖維板在熱壓后需要熱處理和濕度控制,而干的纖維板不需要熱處理就需要直接濕度控制。此外,植物莖稈、種皮等非木質材料也可制成板材,其名稱往往以所用材料命名,如麻桿(刨花)板、蔗渣(刨花)板等。膠粘劑多為脲醛樹脂膠和酚醛樹脂膠。前者顏色淺,固化溫度低, 并且對麥秸、稻殼等多種植物材料制成的刨花板具有良好的膠合效果,熱壓溫度為195 ~ 210℃。生產中廣泛使用,但缺點是釋放游離甲醛污染環境。
刨花板的生產方法根據板坯成型和熱壓工藝設備的不同,分為間歇生產的平壓法、連續生產的擠壓法和輥壓法。在實際生產中,主要采用平壓法。熱壓是刨花板生產中的一道關鍵工序,用來固化板坯中的橡膠,將松散的板坯加壓后固化成規定厚度的板材。在評價刨花板質量時,往往要考慮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厚度膨脹率等物理性能,靜曲強度、立板抗拉強度(內結合強度)、握釘力的彈性模量和剛性模量等力學性能,以及可加工性等工藝性能, 粘合性和油漆表面處理。工藝要求是:水分含量合適。當表層含水率為18 ~ 20%時,有利于提高抗彎強度、抗拉強度和表面光潔度,降低卸壓時板坯鼓泡分層的可能性。芯層的含水量應低于表層的含水量,以保持適當的平面抗拉強度。
合適的熱壓壓力。壓力會影響刨花之間的接觸面積、印版厚度的偏差以及刨花之間橡膠轉移的程度。根據產品密度要求的不同,熱壓壓力一般為1.2 ~ 1.4 MPa。合適的溫度。中密度纖維板表面需要砂光,軟質纖維板表面有時需要開槽鉆孔。用硬質纖維板做內墻板時,表面可以開“V”型槽或條紋槽。過高的溫度不僅會分解脲醛樹脂,還會導致加熱時板坯提前局部凝固,產生廢品。合適的加壓時間。如果時間太短,中間層樹脂將不能完全固化,成品在厚度方向上的彈性回復將增加, 并且平面拉伸強度將顯著降低。刨花板熱壓后要加濕一段時間,使其含水率達到平衡狀態,然后鋸砂、檢驗、包裝。但卸壓后不能在熱狀態下疊放,否則會增加板材的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