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與騰訊互通的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很多人認為這是反壟斷法下的必然結果。不管是阿里還是騰訊,都必須兼容并包,打破一切不必要的壁壘,從而促進信息流動效率,讓最廣泛的網民從中獲益。
從網友們的核心訴求來看,基本上都是微信中接入阿里系的產品,分離鏈接等不再受限,而阿里系中接入微信、QQ等等,特別是淘寶中要放開支付,接入微信支付。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認為即使淘寶真的放開第三方支付,可能最先引入的也不會是微信,而是其他支付平臺。
事實上,從近日網上曝光的情況來看,也確實是如此,淘寶真的在放開第三方支付了,但目前在測試的是云閃付,并沒有微信支付什么事。為何淘寶會首先接入云閃付,而不是呼聲最高的微信?其實這并不難理解,目前支付寶之所以能夠與微信支付旗鼓相當,主要靠的是阿里系APP的鼎力支持。
如果在阿里系的APP中,引入了微信支付,那么相當于支付寶失去了淘系電商的唯一地位,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勢必要受到挑戰,這對于阿里,對于螞蟻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而云閃付本身體量還不大,對微信、支付寶也形成不了太多的沖擊,所以放開云閃付這個決定,是很容易下的。
事實上,我們回顧阿里和騰訊相互開放本身,也并不是這么容易的,因為阿里系與騰訊系,其實已經是遵循兩套完全不同的規則,生態體系內的玩家也都已經習慣按照大家的規則做生意,甚至不管是阿里,還是騰訊,現在也習慣于從內部尋找新的增長點,而不是寄希望于外部的開放。
而一旦生態打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的規則怎么調整,其實也是一件麻煩事情,所以所謂的相互開放,看起來容易,實現起來難,也許最終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