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作為內容平臺,其電商基因相對較少。然而,近期快手成功推出了“短視頻爆款池”活動,意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某MCN公司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通過短視頻帶貨模式已有多款商品GMV超百萬,月GMV也已達2000萬左右。這主要得益于“短視頻爆款池”億級流量的扶持。
短視頻帶貨并非近期興起,而是內容平臺做電商的起點。目前,內容平臺帶貨最流行的模式是直播帶貨。那么,為什么快手不重點布局直播帶貨,而是加大短視頻帶貨的力度呢?
首先,從“人貨場”的角度來看,直播帶貨和短視頻帶貨在場景上存在較大差異。直播帶貨主要關注銷售場景,而短視頻帶貨更注重產品的使用場景。例如,直播帶貨場景通常發生在直播間內,介紹不同的商品;而短視頻帶貨則可以實現“一物一景”,如推薦面膜時場景就在家中,推薦咖啡場景就在辦公室,推薦運動物品時場景就在健身房等。
使用場景與商品高度契合,能夠直觀地告訴用戶商品能解決什么問題,從而更好地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其次,短視頻帶貨具有更快變現的特點。直播帶貨的變現過程包括做內容、漲粉,最后帶貨;而短視頻帶貨則可以直接進行帶貨,無需多步驟。
對于中腰部、尾部主播和商家而言,直播帶貨需要粉絲積累,而有限的粉絲積累則意味著轉化有限;但短視頻帶貨門檻更低,只需優質內容和商品,便可快速實現變現。因此,短視頻帶貨最大受益者是中腰部主播和商家,他們的崛起有助于為快手開辟新的增量空間,進而強化快手在短視頻電商中的影響力。
為保證短視頻推廣效果,快手推出了一系列短視頻推廣考核規則,如快手短視頻渠道商家高品退率專項治理通知、快手商品信息質量分規范等。這些規則有助于規范短視頻推廣行為,提高商家和內容創作者的短視頻推廣質量,從而提升快手在短視頻電商領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