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商家們通過刷單、刷評價來增加商品的人氣。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這個商機,開始出售淘寶賬號。近日,浙江寧波警方公布了一起販賣淘寶賬號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
經過調查,寧波江北警方發現有人在網上大量出售淘寶賬號。這些賬號是從哪里來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貓膩?為了找出真相,民警展開調查。
經過數月的偵查,寧波、紹興等地警方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周某、謝某和陳某,扣押了作案設備。經查,去年周某得知淘寶賬號可以賣錢,便叫上謝某和陳某一起做起了這個生意。這些淘寶賬號大部分是由淘寶商戶收購而來的,用來給自己的商品刷單、刷評價。
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導致了公民個人信息被侵害,違法所得高達70余萬元。今年3月底,警方順藤摸瓜將販賣個人信息的趙某等3人抓獲。目前,周某、謝某、趙某等6人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寧波江北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這起案件也引起了其他電商平臺的注意。抖音電商公示修訂版《提供虛假資質》實施細則,1688平臺將取消商家元寶功能。而“多多讀書月”第二季也于8月24日盛大啟幕。
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們,在享受電商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注意網絡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對于電商平臺來說,應該嚴格審核商家的資質和商品質量,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電商平臺牟利。同時,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也要提高警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