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海天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培育做客雨果網【跨境聊吧】,并以[“外貿公司轉型跨境電商這兩年”]為主題做分享。
希望通過這些經驗的分析,為轉型路上的傳統企業賣家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傳統制造企業轉型跨境電商的模式選擇
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的增加,傳統外貿B2B的利潤日益微薄到難以支撐企業的正常運轉。
傳統制造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轉型跨境電商B2C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因為跨境電商B2C能讓中國制造商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既廣泛拓寬了銷售渠道,又砍掉了中間環節,把產品附加值掌握在自己手中。
跨境電商首選自然是亞馬遜平臺。然而,對于制造商來說,跨境轉型絕不僅僅是在亞馬遜上開個賬戶自己賣那么簡單,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和模式。
我們先看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外貿模式轉型和演變的脈絡。
1
來料加工
在改革開放初期,由外商提供設備、原材料、來樣,并負責全部產品的外銷,由中企提供土地、廠房、勞力,中企只負責裝配生產,賺取勞務費,處于價值鏈最底端。
2
OEM代工生產
國外品牌商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中企按設計采購、裝配產品,轉賣給國外客戶。
中企自主經營,采購原料,按國外客戶的設計生產,價值鏈上升一層。
3
ODM研發生產
中企根據外商的規格和要求,設計和生產產品。中企擁有設計能力和技術水平,擁有一定的議價能力。
中企研發和設計產品,價值鏈繼續上升。
4
跨境電商B2C
中企直接面向全球終端消費者,完全自主設計、生產,擁有品牌和定價權。
中企擁有產品自主權,獲得品牌溢價,處于價值鏈高端。
從上面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出:
外貿方式:來料加工—OEM—ODM—跨境B2C
利益分配:最低—稍高—較高—最高
實現難度:容易—稍難—較難—難
應該說,前三次的轉型,大多數的制造商都能適應和華麗轉身。但是,跨境B2C轉型是最難的一次,因為這次轉型中,制造商建立自主品牌,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是最徹底的一次。
我們可以看到,跨境電商砍掉了中間商,包攬了產品增值的大部分利潤。
但是權利越大,責任就越大,制造商需要負起哪些責任呢?
需求調查、競爭調查、產品設計、采購、生產、包裝、備貨、庫存、物流、品牌、平臺、營銷、法務、稅務、售后、客服……
因此,不少制造商跨境轉型的過程中,遇到了這些種種焦慮:
不懂操作
怕分心
怕失去客戶
怕法律風險
怕資金跟不上
事實,跨境電商是一場商業革命
不管你是否樂意,不革命就會被革命
但是,革命不能先把自己命革了
跨境轉型不是一個模糊概念,更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每個企業的發展情況和目標都不同,必須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跨境轉型之路。
我們先看一個把自己命革了的真實案例:
某潔具工廠,成立數年已處行業領先地位。由于不滿足于OEM外貿貼牌生產,大力投入亞馬遜平臺銷售,銷售品牌和公司名稱一樣。由于采取激進的低價策略,一年時間,占據了亞馬遜平臺的同品類前列,其它品牌幾乎無量可走。
然而,它最終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由于價格過低,品牌暴露,經銷商紛紛抗議,要求其提高亞馬遜銷售價格。
另一方面,在亞馬遜倉庫和海上備了幾百萬元的庫存,如果提高銷售價格,它的庫存就沒法銷售;如果保持低價銷售,它的經銷商就紛紛棄之而逃。
至此,此廠的跨境轉型變得一地雞毛。
我們總結了制造商跨境轉型主要的四種模式,如果此廠正確地采取其中模式之一的話,它的處境就不會那么尷尬:
1
全面轉型跨境B2C
重新定位產品,重塑商業模式,重建跨境團隊,重金打造品牌,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直接面向全球終端消費者,基本不再接受貼牌生產。
這是歐美品牌之路,本質是經營國際化。
它的好處是真正自主品牌全球化,商業利益最大化。
適合對象:產品在全球前列或國內前幾的研發生產型企業。
建議打法:極優產品、團隊并購、獲得投資。
2
打造品牌和鏈接,授權予經銷商跟賣
方式是設計優質產品,花重金打造品牌和鏈接,然后授權給經銷商賣家,這樣企業獲得了品牌溢價,又把庫存和平臺銷售責任轉嫁給了經銷商。
這個模式的好處是生產企業實現了品牌價值,又擺脫了平臺銷售的繁瑣。
適合對象:國內品牌和經銷做得比較好的生產型企業。
建議打法:優質產品、重金打造、前期注重站內、后續站外支持,選擇有資金實力的經銷商。
3
跨境B2C+OEMB2B
積極介入跨境B2C,擇優保留OEMB2B客戶,適當放棄利潤極低的客戶。B2C獲取更高利潤率,B2B維持工廠的規模生產。
這其實是眾多中國工廠的合理選擇。
適合對象:有一定客戶基礎的生產型企業。
此模式的好處是既通過B2C獲得更高利潤率,又不失去B2B根基。
建議打法:做好市場調查和產品區分;不要以廠價傾銷,注意品牌保密(不要使用和廠家同樣的品牌名稱),以免引起B2B客戶的猜忌而失去重要客戶或無奈放棄跨境B2C。
4
專注跨境電商供貨
熟悉平臺,知道平臺規則和消費者需求,了解競品和趨勢,但是不直接操作平臺,而是重點給跨境電商客戶供貨。
跨境電商的訂單不一定都很大,但是利潤較好,客戶眾多,專注供貨也是跨境電商生態重要的一環。
好處:專注產品,獲得較高的利潤,又無需擔負太多營銷責任。
適合對象:中小規模生產企業。
建議打法:先熟悉平臺,了解市場需求,產品設計、包裝、庫存、售后都要貼合賣家的需要。廣泛招商,能給一些新賣家一定的平臺指導更好。
上述潔具案例采取的是跨境B2C+OEMB2B的模式,但是沒有采取品牌保密,又以低價傾銷,結果自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如果它選擇了第一種模式,它就必須一條路子走到黑,決心做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首鼠兩端,進退兩難.
如果它選擇的是第二種模式,也是很好的,打造熱賣鏈接,授權給賣家去零售,賣家也是很歡迎的;如果選擇的是第四種模式,它就必須專心供貨給經銷商賣家,不要和他們搶道,賣家也是樂意和它長期合作的。
總結
1、跨境電商是中國生產力發展、中國外貿升級的必然結果。
2、跨境電商是中國出口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創立國際品牌、獲取品牌溢價的彎道超車的機遇。
3、跨境轉型是傳統出口制造商的必須選項,但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轉型模式,才能生存和發展下去。
2018年是跨境電商行業新的分水嶺,從線上線下融合到零售商的崛起,行業不斷擴大,競爭日趨加劇。
相對而言,企業的試錯成本也隨之提高,無論是FBA的配送費用調整,還是倉儲費用的變動?!岸囧e對于賣家來說就等同于錯失機會和死亡?!碧K培育表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對于任何品牌或者任何商業模式,都存在馬太效應的情況,大賣家強者愈強,小賣家壓力劇增。
“我們可以從屌絲出發,但是我們不能永遠屌絲下去?!痹谔K培育看來,他們曾經也掉進無數的坑,但也從中獲取了很多經驗。
目前,一些區域的大小賣家會存在某些差異化,而這些差異導致了他們的級別之分。例如,銷售量在1000萬到3000萬美元的大賣家,他們聚焦于品類拓展、產品研發、團隊管理以及公司績效。
而小賣家卻在同一個細分品類里互相擠壓?!白蛱煊幸粋€跨境物流公司跟我說了一個數據,去年東海有很多的亞馬遜賣家,里面有80%是做虧損的,他們不斷的在試錯,卻沒有及時發現”蘇培育舉例稱。根據2018年的跨境形勢,如果小賣家繼續掉進坑里,失去的將不僅是利潤、現金流以及市場機會與地位,而是整個跨境風口的錯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十四年的沉淀造就今日成功
對于蘇培育來說,成立廈門海天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且成功轉型升級,離不開他早期的工作經歷。04年大學畢業就職于某外貿公司,負責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推廣;05年從事兩家外貿業務,負責鞋子推廣;06年與其愛人聯合創立廈門成大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網絡營銷新品趨勢的查看推廣測款;08年外貿出口保持在800萬到900萬美元之間,外貿步入平穩增長區;10年創立廈門海天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取B2C業務知識經驗;16年與同事兩人注冊一家亞馬遜店鋪,直至現在。從這些經歷當中不斷學習、摸索、沉淀,造就他今天的成功。
蘇培育跟賣家分享了一個管理團隊的秘訣,也就是公司的文化建設?!拔覀儚?6年開始,公司每年都有文化建設,傳統外貿公司人員每年都會安排旅行,比如泰國、韓國等,以及國內著名的景點”。
他表示,公司團隊在不斷壯大,從10個上升到40多個,而銷售業績也在不斷上漲。這一切都離不開整個團隊所有后勤相關人員的支持。
“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碧K培育借用丘吉爾的一句名言,總結公司過往的成績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他表示,2018年是他們非??粗氐霓D折期。
并且希望在未來能夠成為電商平臺中國鞋類銷售領先賣家、數千萬美元銷售級別的跨境電商公司以及實現第三方、獨立站、社交平臺等線下渠道的運營。
八大經驗總結,助力轉型賣家
根據其個人的經歷以及公司的成長,蘇培育總結了八條經驗,分享給轉型賣家:
1
從感性運營和管理到理性運營和管理
于他而言,感性和理性之間存在的很大差別就在于數據。從市場空間到產品競爭情況、流量轉化為員工創造價值、每個品類的利潤、公司的利潤、現金流等等都需要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結論,而不是主觀臆造。一切都要從數據出發!
2
選品:產品為王
?市場容量:賣家需細分類目的年銷售額有多大,天花板有多高
?競爭勢態:考慮品牌集中度與前五強賣家實力,結合自身綜合實力評估可至第幾強
?自身競爭優勢:企業當前既有優勢與供應鏈拓展可行性
?產品真實利潤:扣除頭程費用、長短期倉儲費、FBA發貨費、退換貨費用、貨損成本等
3
團隊與KSA分析
有句話講“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一個團隊里人人都爭當將軍,那到底誰是主心骨呢?對此,蘇培育表示無論是何人擔當負責人的角色都可以從KSA模式分析。K—knowledge、S—skill、A—attitude,若這三方面都具備,那無論從個人還是團隊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在2018年的趨勢下,團隊應以A為前提,提高K和S的能力。
4
運營
“絕對強勢的平臺和流量面前,一切產品都是可以賣出去的”、“絕對強勢的產品面前,一切平臺和市場都是可以賣出去的”蘇培育根據以往的經驗提出這兩個概念,并且表示如果錯過絕對強勢的流量、產品,運營是至關重要的。優化產品圖文、上架后測評營銷、制表觀察本品和競品的數據波動差異、驗證選品數據、進入產品歸類等都是基礎的運營步驟。
5
柔性供應鏈與傳統批量訂單
如今的電商平臺趨勢從線上與線下融合、線下搬到線上、線上走到線下等不斷的變化,因此蘇培育表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求,賣家此時的產品應與傳統線下工廠的產品線結合。
?前期:柔性供應鏈是突破口,也是被突破口;要保持與供應商的深入合作關系,確定戰略合作甚至入股。
?后期:傳統產品批量訂單以及海運出貨,打造競爭壁壘;實現與美國賣家產品成本上同樣的競爭起跑線。
6
薪酬方式與團隊激勵
7
財務化的精細管理
在亞馬遜上零售的操作方式以及費用非常復雜,對此蘇培育通過四個方面簡化達到更好的精細化管理。
?算出每個listing的真實利潤,投入產出比
?從個人到團隊、從單品到品類、從單站到多站的利潤分析,投入產出比
?通過爆款、熱銷、平款、滯銷、清倉款五個層面的庫存數據分析和預警
?現金流的預判,從財務角度引導、監督運營的工作
8
市場機會的把握
“深耕一個行業,平均每四年有一個機會”,而能否把握住機會,是賣家非常關鍵的轉折點。蘇培育以自身為例稱,“13年一款鞋子,我們錯過了開發,別的公司就把握住這個機會,一下子從五六百萬的級別漲到兩三千萬的級別,而傳統外貿的五六百萬跟跨境貿易的兩三千萬,完全不是一個質量級的?!?/p>
另外,B2C本身對于市場機會的把握具有節奏快、不受制于人的特點,因此在選品上占據先天優勢。最后,一家良好的店鋪應有穩定持續的熱銷款以及市場爆發的機遇款,迎合市場的消費升級。
以上內容源于雨果網,如有侵權請后臺聯系小編,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